8月11日,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法学院、计算机学院和校友企业艾尔帕思科技联合承办的“2018山东大学首届智能司法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召开。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技术与司法创新”为主题。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周玉华、山东省司法厅副巡视员郝道方、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总经理王珩、中国法学会宣传处处长耿谦等出席会议。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曹现强,山东省司法厅副巡视员、山东省戒毒局党委副书记郝道方,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委员、常务副局长岳国峰等分别致辞。来自政法部门、党政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团组织等近200位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忠夏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司法与同案同判”的演讲。李忠夏教授认为,“同案同判”既是自然正义的要求,也是宪法法制统一原则的要求。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化、精准化,背离司法公正要求的“同案异判”现象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引入人工智能,既可以推动“同案同判”目标的实现,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司法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刘忠麟先生作了题为“类案智能推送的研究与实践”的演讲。他认为,类案智能推送系统的设计有别于传统的基于关键词检索,系统以海量司法大数据资源为基础,全面采用新一代搜索引擎、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基于此实现案件的智能认知和分析,可以实现类案剖析更专业、类案识别更智能、推送结果更精准。科大讯飞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伍大勇先生作了题为“讯飞在司法领域的智能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专题发言,讲述了科大讯飞在语音处理等领域的成果,并分享了科大讯飞在如何将人工智能新技术运用于司法办案过程,提高办案效率的探索和思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智慧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山大计算机学院艾尔帕思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林国恩教授带来了题为“未来法院的人工智能”的演讲,介绍了新加坡最高法院与南洋理工大学共同搭建智慧法庭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林国恩教授认为,先有人的智能,才有人工智能,必须深入理解、透彻分析行业的各个环节、每种场景,分类选取适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引擎,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达到最佳的实用效果。林国恩教授分享了团队在智能案例关联搜索、案件摘要自动提取等技术上实现的实际突破。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屠长河教授以“智能司法的技术挑战和人才培养”为题,对智能司法的技术挑战从公平、透明、可责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别阐述。同时,屠长河教授还围绕人工智能专业申请、学科方向与师资队伍、智能司法人才知识需求、智能司法人才能力需求等方面,对智能司法领域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分析阐述。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衍生企业TAU EXPRESS PTE LTD、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艾尔帕思科技等单位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表示将在智能司法领域共同探索,并进一步加深全面合作。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法学会、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司法厅、山东省律师协会、山东省公正协会、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蓝谷管理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大讯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最后,会议宣布了山东大学法学院、计算机学院、艾尔帕思科技等相关各方筹建山东大学智能司法研究中心的计划。中心旨在更好地探索智能司法前沿领域,全面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充分发挥高校、企业、政府的各方优势,在学术科研、行业研究、产品研发、行业应用等方面探索创新,发展新技术、形成新业态、构建新模式,实现新动能的培育。

内容来源:山东大学法学院

上一篇:最高法院发布第一批涉互联网十大典型案例

下一篇:2018年第6期“法学家下基层”专题法治调研在阿里巴巴总部进行